盛夏已至!全国入夏进程图出炉 哪里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了 京津冀等地遭遇连续高温天气

盛夏已至!盛夏全国入夏进程图出炉 哪里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了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天气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6-09 17:09:40 【字体:小 大】最近几天(6月5日至8日),已至越早我国经历了一轮南蒸北烤的全国炎热天气,京津冀等地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入夏江南、进程华南等地也体验了持续的图出闷热天气,提前进入盛夏模式。炉里不少小伙伴感叹今年热得有点早,夏天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最新全国入夏进程图,盛夏看看夏天的已至越早脚步到哪了。大数据显示,全国不止今年,入夏近五十多年我国夏天来得越来越早。进程
盛夏已至!图出全国入夏进程图看夏天脚步到哪里了
眼下,炉里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已经迈入夏季门槛。中国天气网推出的最新入夏进程图显示,截至6月5日,我国南方大部、京津冀以及新疆、山东、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等地处于春季;新疆、青海和西藏高海拔地区还处于冬季。

与常年相比,今年夏天来得有点早。在所有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中,海口、南宁、重庆、郑州、北京、杭州、上海、南京、成都、贵阳、太原、西安等21个城市已成功入夏。这些城市中,今年夏天属于“提前报到”的比例高达九成,其中,武汉、长沙、南宁、太原、福州、南昌、重庆、贵阳、成都等地偏早10天以上。
“暂未入夏的东北地区,下周也将加速入夏。”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预计下周,伴随着暖性高压脊的东移,我国华北、东北等地气温明显偏高,不少地区会遭遇高温天气,辽宁、吉林以及内蒙古东部一带将加速入夏。常年,这一带往往要在6月中下旬入夏,今年的夏天有望提前到来。
大数据显示夏天来得越来越早 这意味着未来会更热吗?
不止今年,中国天气网根据大数据统计发现,近五十多年我国的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以6月中旬为例,1971年至2000年平均的夏季前沿刚抵达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仅有辽宁中部进入夏天;到了1991年至2020年,夏季范围明显扩大,囊括了辽宁西部、吉林西部以及黑龙江部分地区,而且云南、四川、山西、河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夏季范围也有所扩大。

从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情况来看,对比1971至2000年和1991至2020年平均数据,南昌、重庆、银川、天津等地的夏天提前幅度超过10天,杭州、长沙、武汉、南京、太原等地提前5天以上,石家庄、郑州、合肥等地的夏天也都有提前的趋势。
夏天来得早了意味着未来会更热吗?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未来五年内,至少有98%的可能性打破2016年创下的气温纪录。2023年夏季即将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是中等及以上强度。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的第二年逐渐展开,因此2024年这一影响可能会最为明显。
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也称“暖事件”,它的出现往往会带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2016年之所以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就是因为受到了一次非常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双重暴击”。
就我国而言,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中国天气网提醒,高温热浪或成为绕不开的新常态,我们可能会面临更热、更涝、更旱的未来。大家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节能减排,共同为减缓气候变暖出一份力。(文/张慧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胡啸)
相关文章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2025-05-10
21起投诉牵出182万涉案金!上海市场监管局查获89万余只违法口罩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对上海又慕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哄抬物价、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口罩的行为进行查处。现场通过调取当事2025-05-10- 伟业计量中秋国庆“签到赢抽奖”活动在今天圆满落下帷幕。在各位新老用户的大力支持下,“签到赢抽奖”活动进行的如日中天,在这令人愉悦的一周中,参与人数达到了2025-05-10
- 奥科集团旗下伟业计量研发团队再次获批8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其中农残类标准物质系列共计24种,全部现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农残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食品、环境、卫生等领域相应农药成分残留检测,农药2025-05-10
- “五一”期间我州全力打造文旅消费新体验,以丰富多元的特色活动,为八方游客提供难忘的假日体验。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旅游促三交基地的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五一”期间,延边博物2025-05-10
- 一,概述铅: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具体参见下表。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是一种累积性毒物,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取铅,也能从被污染的空气中摄取铅,摄取后主要贮存在骨骼内,部分取代磷酸钙2025-05-10
最新评论